JN体育
JNtiyu
全国统一免费咨询电话
400-123-4567
传真:+86-123-4567
手机:138-0000-0000
Q Q:1234567890
E_mail:admin@tynldw.com
地址:广东省广州市天河区88号
孙云晓:孩子最需要“有温暖的家”——家庭教育只要做到这12个字就是好父母儿童教育JN体育
原标题:孙云晓:孩子最需要“有温暖的家”——家庭教育只要做到这12个字,就是好父母
作者:孙云晓,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研究员、中国教育学会家庭教育专业委员会常务副理事长。
面对孩子成长的困境和扭曲,最痛心最焦虑的人莫过于父母:难道我们爱孩子还不够吗?为什么会是这样不幸和无奈?
毫无疑问,父母对孩子的爱无人可比,但这关爱也存在误区值得反思,比如父母最需要坚守的底线,或者说家庭教育最重要的事情,是否做到了呢?
让我们用数据说线万中小学生的调查发现,四、八年级学生大都认为家长对自己最关注的前三位是学习情况(选择比例分别为79.8%、79.9%)、身体健康(66.6%、66.5%)和人身安全(62.2%、52.2%),其人数比例远高于对道德品质(25.3%、30.7%)、日常行为习惯(15.2%、18.7%)、兴趣爱好或特长(10.8%、7.1%)、心理状况(6.5%、11.1%)等方面的关注。该调查还发现,中小学生认为人生幸福最重要的是“有温暖的家”,八年级学生比四年级学生的认同度高出10.1%百分点,说明青春期的孩子更懂得家庭幸福至关紧要。
我在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曾经连续主持20余年的全国少年儿童跟踪对比调查,“有温暖的家”始终是中小学生关于人生幸福的第一选择。
显然,“有温暖的家”是家庭教育成功最鲜明的特征,因为家庭教育的本质属性是生活教育,也是情感教育和人格教育。作为父母的底线,就是好好生活,让全家人相亲相爱,让孩子愿意回家,这是孩子健康成长最重要的保障。
然而这一组数据说明,近八成的中小学生认为,父母最关心孩子的学习情况,而最忽视孩子的心理状况。即使父母们关心孩子的第二位是身体健康,却有90%左右的中小学生睡眠不足,这是严重影响孩子身心健康的基本因素之一。
深圳一位初三女生考入某重点高中,却因为长期睡眠不足4小时,无法坚持高中的课程学习,被诊断为中度抑郁症,被迫休学。
有些父母可能会无奈地叹息道:现在竞争那么激烈,我们逼孩子拼学习也是没办法呀!如果孩子考不出好成绩,怎么能上好学校?上不了好学校怎么能有好工作?我非常理解父母们的焦虑,但是,做过50余年儿童教育和研究,我最深刻的发现,就是成长是有规律的,教育自然也是有规律的。
作为父母的底线首先要让孩子健康的活着,进而在丰富多彩的生活体验中发现自己独特的潜能,走出一条适合自己的成长之路。也就是说,只有遵循规律,才可能让孩子和谐而幸福的成长。
关心孩子的学业没有错,但从家庭的角度来说,好的生活才是对孩子学业发展最好的支持。我们还是用事实说线年,苏州教育监测部门对50826名初二学生的父母进行问卷调查,并与初二学生的考试成绩匹配关联,希望探究什么样的家庭教育有利于学生的学业发展。结果意外发现,每天能够吃到父母做的早餐的学生比吃不到的学生平均成绩高出63分。家庭藏书超过200册的学生比藏书仅为0—25册的学生平均成绩高109分。
国外的研究如《科尔曼报告》也认为,决定学生学业成绩的关键因素是家庭而不是学校。
实际上,当孩子有了“有温暖的家”,不仅仅能够激励孩子的学业发展,更有助于孩子的心理健康。当然JN体育,家庭不是影响孩子心理健康的唯一因素,学校生活、同伴关系以及社会活动都有可能导致孩子出现某些心理问题。但是,有了“有温暖的家”,有可能避免或缓解孩子的困境。
孩子拥有温暖的家庭与健康的生活,他们的诸多心理问题都可能避免或化解,而代之以生机勃勃地幸福成长。
因此,父母是最好的心理咨询师,做父母最简单有效的方法,就是带领孩子好好生活,这是家庭教育最重要的底线与原则。
成长与教育都是有规律的。究竟什么是强大的父母?或者说好父母有哪些最重要的特点呢?也许,可以用12个字即可以基本概括,那就是:陪伴、榜样、发现、尊重、支持、成长。2021年10月23日,全国人大通过《家庭教育促进法》,这是中国家庭教育事业的里程碑,也是一个历史的新起点。
《家庭教育促进法》内容极其重要而丰富,其中根本点是明确了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在家庭教育中的主体责任,以及国家和社会对家庭教育的协同支持。
这是广大父母非常需要了解并践行的法律义务,也是国家和社会非常需要落实到位的法律责任。
毫无疑问,新时代不仅赋予父母们神圣的责任,也对父母们的教育素养提出了前所未有的高标准和高要求,因为新时代需要强大的父母,没有强大的父母就没有强大的后代,也不会有强大的民族与希望。
实际上,面对时代的机遇和挑战,一代代父母承担了家庭教育最主要的责任,而一代代孩子的健康成长足以证明,绝大多数父母都是称职的,甚至可以说是强大的。
然而,家庭教育指导工作有一个明显的误区,就是对父母的指责过多而支持不足。很多父母都有非常难堪的回忆,例如被老师训斥或挖苦,似乎孩子的任何缺点都是父母的过失。
试想一下,如果父母们内心崩溃,家庭教育还有什么希望?的确,青少年儿童的成长深受家庭的影响,但夸大父母的责任,不利于问题的解决,更不利于强大父母们的自信心。
家庭教育事业的成功实践告诉我们,我们要坚定不移的相信父母,相信父母具有强大的能力,相信孩子同样具有强大的潜能,在这样一个前提下,教父母们如何理性的爱孩子,包括坚持正确的价值观、尊重儿童的权利、划清是非界限等,并最终能以幸福为目标培养真正健康发展的人。
家庭教育促进法在总则第二条对家庭教育的重要内容与责任作出了明确的规定:“本法所称的家庭教育,是指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为促进未成年人全面健康成长,对其实施的道德品质、身体素质、生活技能、文化修养、行为习惯等方面的培育、引导和影响。”总则第三条又强调:“家庭教育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第十六条还规定了家庭教育的六条具体内容。
这些法律原则表明,家庭教育有自己的本质与特性,它是丰富多彩的生活教育,它是以生活实践教孩子做人的教育,而不是以追逐考试名次和升入名校为目标的“鸡娃”竞争。这是正本清源的引导,对于“双减”背景下的父母具有极为现实的意义。
就像幼苗离不开阳光雨露,未成年人尤其是幼年是非常需要陪伴的,并且是需要爱与智慧的陪伴。家庭教育促进法确立了“亲自养育,加强亲子陪伴”的原则,犯罪心理学家李玫瑾教授的心理养育理论告诉我们,父母在养育孩子的过程中,与孩子建立亲密的依恋关系,是家庭教育的基石,没有养就没有育。
因此,父母的第一职责就是爱的陪伴。请注意,孩子需要的不是母亲一个人的陪伴,同样需要父亲的陪伴。
2008年北京奥运会时,国际奥委会驻中国首席代表李红给我们带来一个经典的案例,她在天津市长大,自小学一年级开始,爸爸天天带她跑步,一直跑到高中毕业。12年的陪伴,12年的坚持,即使李红进入大学以及后来出国留学,一直坚持跑步。
李红养成了坚持锻炼的良好习惯,成长为一个自信自强品学兼优的大学生。9年的中小学时期可谓成长的关键期,可能伴随多少矛盾与坎坷?父亲坚持陪伴跑步,让女儿进入了成长的绿色通道。这就是陪伴的魅力。长期坚持陪伴的最大收获是引导孩子养成良好习惯,进而形成健康人格。
常言道,孩子是看着父母的背影长大的,所以身教重于言教。家风对于人的成长影响巨大,而父母的一言一行就是形成家风的关键因素。如洪明博士所说,对于一个人来说,价值观在其人格结构中居于核心地位,对其行为方式、思维方式、道德品质起着决定性作用。家庭是一个人价值观形成的摇篮,一个人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是由其家庭价值观(家风)所决定的。
因此,父母的榜样作用就成为最直接最有效也最重要的家庭教育,例如,要求孩子做到的事情自己首先做到,不让孩子做的事情自己也不做。父母带头读书影响孩子爱上阅读的例子比比皆是。
家庭教育主要是生活教育,如教育家陶行知所说,好的生活就是好的教育,坏的生活就是坏的教育。如储朝晖研究员所说,与旧教育仅仅从道德约束角度反复强调“做人”不同,陶行知大大丰富了“做人”内涵,将培养“生活力”作为“做人”的基础,创造理想社会作为“做人”的目标。生活力包括“健康的体魄,劳动的身手,科学的头脑,艺术的兴味,改造社会的精神”。
《家庭教育促进法》规定:“帮助未成年人树立正确的劳动观念,参加力所能及的劳动,提高生活自理能力和独立生活能力,养成吃苦耐劳的优秀品格和热爱劳动的良好习惯。”
举例来说,如果父母热爱生活,做饭能够做得色香味俱佳,就是为孩子做了好的榜样,孩子很可能也热爱生活,甚至愿意做家务。如果父母讨厌做家务,家里缺少烟火气,总习惯于叫外卖,家庭生活贫乏无趣,孩子怎么会喜欢家庭生活?更不可能喜欢做家务劳动。
国庆节前夕,我回青岛家乡给97岁老母亲过生日。因为老人病卧在床,我提出减少在家里吃饭的次数,老母亲却坚持“离家饺子还家面”。
细细想一想,我离开家乡43年,每一次回家都享受这个传统。不仅如此,家里的面条和饺子都有“妈妈的味道”。所以,我感慨老母亲真正是生活的英雄,也是我们全家的榜样。
我有一个基本观点,即儿童教育的全部使命可以概括为12个字,那就是发现儿童、解放儿童、发展儿童。首先就是发现,好父母会及时发现孩子的变化与需要儿童教育,给予孩子必要的理解、帮助和支持。较早发现孩子的潜能优势,这是强大父母的特殊而神圣的使命,没有人比你更关注更了解你的孩子,你不发现谁发现?
而人的一生是依靠优势发展的,甚至可以说是靠优势活着,没有发现优势的人生可能是浑浑噩噩的一生。
就理论依据而言,加德纳的多元智能理论为我们描绘了框架,每个人都有8个以上的智能,但每个人的智能组合或者说优势是不同的。
中国的俗语“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也道出了其中的奥秘。问题在于,孩子的潜能优势并不是容易发现的,这不仅需要细心也是需要条件的,尤其是需要丰富多彩的实践。
当然,发现孩子的优势有一个过程,从假优势到真优势,从小优势到大优势,不断的发现就是成长,发现越早越可能掌握教育的主动权。
与此同时,父母要多与孩子交流,尤其注意孩子的自我发现。我就是在11岁时发现了阅读的强烈幸福感,并开始了改变一生的文学梦,这个发现犹如内心装了强大的引擎给予我成长的动力,也像火炬照亮了我漫长的人生道路。如果没有这个发现,我难以想象自己会是什么样子。
对于许多父母来说,最难做到的就是尊重孩子,而强大父母的显著特点恰恰就是尊重孩子。举例子来说,许多父母都期待孩子进入名校,获得高收入又安全体面的职业。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的调查曾发现,父母最希望孩子选择公务员等职业。可是,当孩子做出与父母期望迥然不同的选择时,你会采取什么样的态度呢?青岛市一位母亲告诉我,她女儿高考成绩非常优异,完全可以进清华北大,却选择了读涉外警务专业的一所大学,因为她的梦想是当一名现代警察。这位母亲内心很纠结,但还是尊重了女儿的选择。
今日父母值得注意一个变化,随着中国逐步进入富裕时代,孩子的选择可能发生明显的变化,即不再以寻求温饱为目标,而更多看重个人兴趣与梦想的实现。这自然是文明的进步。
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2016年提供的调研数据证明了这一点:从2005年到2015年,少年儿童对学历期待的主要顺序仍然首选博士,其次是硕士、本科。但00后对博士学历的期待比90后下降了16.3%,父母对孩子的学历期待也呈现同样的下降趋势,逐渐回归理性态度。
发展权、受保护权和参与权,简而言之就是“儿童友好”,儿童优先,儿童利益最大化。
当然,必须看到未成年人存在不成熟性,尊重孩子并非意味着唯孩子意见是从,而是认真听取孩子的意见,接纳合理的意见,分析引导不合理的意见。例如,深圳翠北实验小学等学校有一个很好的家庭教育模式,就是经常举行家庭会议,既保证了儿童参与家庭生活的权利,又解决了孩子困扰的诸多问题。这是真正的尊重。
儿童是最需要支持的人,因为儿童有五彩斑斓的梦想,却又缺乏实现的能力与经验,他们最渴望得到成年人的帮助。毫无疑问,有爱心的父母最有可能给予孩子支持,特别是解放孩子。教育家陶行知有一个重要主张:要解放孩子的头脑、双手、脚、空间、时间,使他们充分得到自由的生活,从自由的生活中得到真正的教育。
实践证明,孩子健康成长特别需要父母理性的爱,例如,拥有积极的解释风格,摒弃消极的解释风格,因为父母的解释风格深刻影响孩子人格健全。
解释或评判孩子的行为,几乎是父母教育孩子最最经常使用的方式,可以说是家常便饭。童年既是初生牛犊不惧虎的年龄,又是犯错误最频繁的时期,父母的解释有可能影响孩子的走向,积极的解释导致自信和乐观,消极的解释导致悲观和绝望。
孩子健康成长特别需要父母的另一个支持,就是在成长的关键时刻给予鼓励和引领。很多时候,孩子已经发现了自己的潜能优势,做出了适合自己的选择,却未必能够坚持下来,因为任何方面的学习都离不开克服困难这一环节。北京大学一位女生回答“什么是好父亲?”时说:“好父亲就是90%的温柔,加10%的冷峻。”这说明,孩子的成长需要父母的爱心,也需要父母的理性。
成长作为强大父母的六个特征之一,放在最后绝不是无足轻重,而是说特别重要,具有兜底的价值,甚至说是新时代强大父母最为本质的特征。为什么这样说呢?因为我们面对信息化世界,面对几千年未有之大变局,更是面对在互联网时代长大的孩子,家庭的墙再厚也无法抵御社会的影响,没有哪一个父母可以轻松应对。
新时代父母的唯一出路就是与孩子一起成长,学习学习再学习,成长成长再成长。信息化社会具有许多“后喻文化”的特征,即在某些方面,前辈需要向晚辈学习,所以,学习孩子的优点已经成为强大父母的新特点。
当我们谈到家庭教育主要是生活教育的时候,完全可以理解,不是所有的生活都是好的生活,更不是所有的生活都有利于孩子的成长。
作为强大的父母,我们有太多需要学习的知识与能力。让我们先用一个事实来说明,多少家庭被手机和网络游戏所困扰。一家人在一起是什么样子呢?一人捧着一部手机,家人很少交流,亲子难以对话,真可谓:人在咫尺,心在天涯。
作为父母你有什么灵丹妙药?北京史家小学四年级小学生朱子薇发出倡议:“放下手机,让我们真正在一起”,就是儿童参与改变生活的美好实践。半年来,一千多个家庭父母响应孩子的建议,累计放下手机5.4万个小时,即每天晚饭后两个多小时不玩手机,与孩子在一起聊天、游戏或者学习,有效促进了亲子关系的融洽,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由此可见,尊重孩子的参与权多么重要,父母与孩子一起创造美好生活,才是真正富有生命力的家庭教育。
在家庭教育中,只要做到陪伴、榜样、发现、尊重、支持、成长,就是好父母,就是强大的父母。JN体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