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N体育
JNtiyu
全国统一免费咨询电话
400-123-4567
传真:+86-123-4567
手机:138-0000-0000
Q Q:1234567890
E_mail:admin@tynldw.com
地址:广东省广州市天河区88号
“双减”之下 幼小儿童教育衔接JN体育的打开方式
“积极推进幼小科学衔接,帮助学生做好入学准备,严格按课程标准零起点教学……”2021年7月,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意见》,对幼小衔接提出了要求。
学前教育是教育生态链中的重要一环,在“双减”中负有重要使命。2021年4月,教育部印发《关于大力推进幼儿园与小学科学衔接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指导意见》),为幼儿园与小学做好衔接工作指明了方向。为落实《指导意见》要求,各地纷纷制定幼小科学衔接实施方案,遴选实验区和试点园(校),分阶段推进工作。记者对部分地区的相关举措进行了分析梳理,以供分享和借鉴。
入学准备教育是幼小科学衔接的基础,《指导意见》出台后,各地幼儿园结合《幼儿园入学准备指导要点》(以下简称《指导要点》)要求,加强学习、转变观念、积极行动。
以《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和《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为重点JN体育,各地响应国家号召,贯彻落实相关文件要求,扎实推进幼小科学衔接。比如,2021年秋季学期起,内蒙古在全区开展自治区和盟市两级幼小“双向衔接”示范区、试点园(校)创建工作,以典型引领推进幼小衔接,帮助儿童顺利过渡。
“关注儿童发展的连续性、整体性、可持续性。”“入学准备教育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要渗透于幼儿园三年保育教育工作的全过程。”……文件中强调的这些理念在多地化为实际行动。比如,山东省临朐县龙山幼儿园把引导幼儿自主收纳、自主取餐等贯穿于三年的幼儿园活动中,通过建构游戏、沙水游戏、益智游戏等,培养幼儿的计划性、专注力等良好品质。
《指导要点》强调,要根据大班幼儿即将进入小学的特殊需要,围绕社会交往、自我调控、规则意识、专注坚持等进入小学所需的关键素质,实施有针对性的入学准备教育。
浙江省慈溪市实验幼儿园从儿童出发,以具体儿童的个人体验作为研究起点,开展项目活动“我们准备好了”,在活动推进和探索中努力做好入学准备。教师引导儿童思考什么是准备、要准备什么,分小组制订计划,定期观察、调整,并邀请小学教师和学生进行评价,进行“准备过关”的仪式教育。
《指导要点》强调,幼儿入学准备教育应注重身心准备、生活准备、社会准备和学习准备几方面的有机融合和渗透,不应片面追求某一方面或几方面的准备,更不应用小学知识技能的提前学习和强化训练替代全面准备。
为实现“四个准备”的有机融合,山东威海经济技术开发区九龙湾幼儿园将数学活动与幼儿一日生活紧密结合,融入晨检、晨间谈话、进餐、户外运动、饮水、散步、离园与整理等各个环节,开展幼儿数学教育的新探索。威海市凤鸣幼儿园以符号类元件、拼音类元件为依托,开展前书写活动,运用跑书、空书、涂鸦、绘书、范书等形式,使幼儿建立对小学生活的积极期待与向往。
《小学入学适应教育指导要点》明确提出,要围绕儿童进入小学所需的关键素质JN体育,从身心适应、生活适应、社会适应和学习适应四个方面帮助儿童做好入学适应工作。各地主要通过明确零起点教学儿童教育,调整教学方式、注重游戏化和探究性,设置入学适应周期及入学适应课程等方面实施入学适应教育。
《指导意见》重申小学严格执行免试就近入学,严禁以、竞赛、培训成绩或证书等作为招生依据,坚持按课程标准零起点教学。
多地针对“零起点教学”提出了更细致的要求。比如,海南省教育厅要求,小学严格实施零起点教学,坚决杜绝小学组织“入学考试”行为,严禁小学阶段分“重点班”“实验班”。又如,浙江省宁波市教育局发布《关于做好幼小衔接 落实零起点教学 推广快乐晨间活动的通知》,要求教师严格按照国家课程标准制订教学计划,安排教学进度。
幼儿园与小学是两个不同学段,儿童学习方式也不尽相同,幼儿园以游戏为基本活动。《指导意见》明确提出,改革一年级教育教学方式,国家课程主要采取游戏化、生活化、综合化等方式实施,强化儿童的探究性、体验式学习。
为此,多地幼小衔接工作都将改革小学一年级教学方式作为重点。比如,贵州黔东南州探索“小幼连贯制办学”,小学主动向幼儿园靠拢。小学低年级借鉴幼儿园“在游戏中学”的方式进行教学,让孩子在亲身体验和感知中学习并运用知识点,激发学习兴趣。
又如,北京市朝阳区以课程标准为依据,以推进“游戏化教学”为抓手,从非智力因素和思维水平两个维度系统开展学生小学阶段的适应性学习,从关注知识衔接,走向关注儿童身心变化、思维方式的衔接。
《指导意见》明确提出,相关小学要把入学适应教育纳入一年级教育教学计划,小学将一年级上学期设置为入学适应期,坚决纠正超标教学、盲目追赶进度的错误做法。
为做好入学适应教育,安徽省要求地方课程、学校课程和综合实践活动主要用于组织开展入学适应活动,并确保课时安排。
北京市门头沟区开展了学前三年加小学六年的“新九年”实验,小学围绕“四个适应”进行课程开发,每个实验校开发两三个课时,目前已经形成入学适应课程初稿,还开发了配套的学生微课、家长微讲座等资源包。
为改变幼小衔接机制不健全的状况,多地探索建立了行政推动、教科研支持、教育机构和家长共同参与的机制,并在建立联合教研制度方面取得了新进展。
教研有制度,管理才有章法。各地按照《指导意见》的要求建立联合教研制度,规定了教研机构的成员及工作要求。比如,江苏省提出组建联合教研共同体,要求各地成立由一名小学教研员和一名学前教研员共同牵头负责的联合教研小组,定期组织有效衔接专题教研和现场教研活动。
又如,北京市朝阳区构建区、片、园校三级双向联动教研机制,分层开展联合调研、教研、培训、研究、家园校共育等活动。在区域层面,朝阳区教科院学前教育教研部和小学教育教研部定期开展通识培训、主题培训、学科培训,形成学段贯通、内容融合的联合教研模式;在学区层面,以学区为单位,依托学区教研工作站,15个学区幼儿园业务干事与小学教学主管建立联动教研共同体;在园校层面,鼓励幼儿园和对口小学建立联动教研共同体,定期开展互访、互培、教研、答疑等双向衔接活动。
在建立联合教研制度的基础上,各地注重根据实践需要确定研究专题。比如,河南要求各级教育部门应设立幼小衔接专项课题,引导教师及教研人员开展专题研究,积极开展幼小衔接优质课、示范课、观摩课等活动。又如,南通市开展试点园校间、集团园校间和不同学段间的联合教研,以问题为导向,聚焦儿童身心发展、行为养成、课堂学习等方面,定期组织专题研讨。
为改变幼小“两张皮”现象,各地按不同方式组建了幼小学习共同体,并探索提高联合教研实效的方法。比如,山东省威海市采取了多轮研讨、反复跟进的研究策略。以幼儿园大班参观小学主题为例:一轮研讨,确定参观的主题、内容、时间,并梳理出家长、幼儿观摩问题清单;二轮研讨,分析亲子问卷调查结果,针对观摩问题清单调整参观方案;三轮研讨,针对实地观摩活动情况做反思性总结,并商讨实地观摩未能解决的问题,采用面对面的方式现场答疑。多轮研讨,突出的是互动性、针对性、时效性和延续性,进而实现双向联合教研的实效和高效。
建立家、园、校互学共育体系,形成家校、家园“命运共同体”,家园校密切配合协同推进……在完善家园校共育机制方面,各地不仅重视向家长宣传幼小科学衔接的理念和做法,还引导家长参与幼儿园和小学的教研,发挥家长的监督和评价作用JN体育。
幼小衔接,家长都在焦虑什么?多地通过访谈、座谈、问卷、家长会、亲子活动等多种途径,及时了解家长在入学准备和入学适应方面的困惑及建议,做好释疑解惑,引导家长树立科学的育儿理念和教育理念。此外,一些地区还对宣传途径进行了新探索。比如,北京市门头沟区面向家长群体开展了调研,并在2021年暑假首次推出了服务一年级新生家庭的亲子课程,围绕“四个准备”,向家长传播“了解小学微讲座、示范操作小视频、亲子互动小游戏、教你一招小妙计”等内容。
幼小衔接是一项系统工程,家园校协同不仅体现在教育理念达成共识,还体现在家长作为合作伙伴,深度参与到幼小衔接的工作中来。比如,重庆市九龙坡区谢家湾幼儿园在定期邀请一线教师、心理学专家、幼儿教育专家开办讲座的同时,将《幼儿好习惯培养追踪手册》作为家长在家庭中教育的必备工具,帮助家长关注幼儿日常行为习惯表现,并予以记录评价。家长对照手册制定的标准,不时提醒、督促孩子养成相关行为习惯。(本报记者 纪秀君 赵彩侠 见习记者 田玉)